截至23日,伊拉克累計確診266例新冠肺炎病例,死亡23例。新增確診病例呈上升趨勢,23日單日新增33例。
3月18日,在伊拉克巴格達,一名伊拉克安全人員走在空蕩的街頭。新華社發
疫情防控迫在眉睫。然而,伊拉克病毒檢測能力嚴重不足,全國每天只能檢測約200例樣本。中方援助的核酸檢測實驗室將于25日投入使用,預計每天可完成約1000例檢測,這將對伊拉克擴大檢測人群、彌補檢測漏洞有重要意義。新華社記者帶你提前探訪這一實驗室
伊拉克飽受戰爭摧殘,醫療體系較為薄弱。伊拉克衛生部公共衛生司副司長阿薩德·馬赫迪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目前全國只有位于首都巴格達的一家中央實驗室可做核酸檢測實驗。伊衛生部數據顯示,自2月24日出現首例輸入型確診病例以來,伊拉克在一個月時間內僅完成兩千多例病毒測試。受核酸檢測能力和檢測試劑數量制約,伊拉克無奈之下采取重點檢測疑似病例的策略。
3月8日,在伊拉克北部基爾庫克省,醫療人員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所在家庭的房屋消毒。新華社發
馬赫迪說,中國捐贈的5萬份核酸檢測試劑和其他實驗室設備可以幫助伊拉克在其他省份開設5家新實驗室,這將有助于伊拉克提升新冠病毒檢測能力,更好地應對疫情。
3月16日,在伊拉克巴格達,中國專家組領隊與巴格達醫學城代表交接證書。新華社發
3月23日,經過兩周改造、設備安裝調試和預實驗,中方援助的核酸檢測實驗室移交伊方,這將極大緩解伊拉克中央實驗室的檢測壓力。專家組成員、中山大學達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楊鴻輝說,核酸檢測實驗室可在感染早期檢測到新冠病毒。每輪核酸檢測需要經過樣本滅活、自動化取樣、核酸提取、擴增反應等步驟,4到6小時可獲得結果。“中國的經驗就是檢測、檢測再檢測!當前伊拉克只有一家實驗室可以檢測,我們覺得這是遠遠不夠的。中國援助的檢測實驗室投入使用后,一天大約可以完成1000例測試。” 楊鴻輝說。中方專家組建議,實驗室投入使用后應擴大檢測范圍,有發熱癥狀的住院患者、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和具有典型疑似癥狀的人都應覆蓋檢測。
3月18日,在伊拉克巴格達,中國專家組成員調試核酸檢測實驗室設備。新華社發
“希望可以及早發現感染者,及時隔離和治療。”楊鴻輝說。“中國成功阻斷了疫情,伊拉克正需要這方面的經驗。從中國專家組身上我們受益良多,”馬赫迪說,他會請求專家組在伊拉克多待些時間。 “感謝你們不辭辛勞千里來此”援伊抗疫阻擊戰,中國專家組兵分兩路,疾控、流行病學、重癥治療專家為當地找出防控漏洞、優化防控方案。
3月18日,在伊拉克巴格達,中國專家組成員調試核酸檢測實驗室設備。新華社發
其中,三位90后專家負責協助搭建核酸檢測實驗室和CT實驗室。兩周多以來,他們在有病毒傳播風險的實驗室里堅持工作。在密不透風的防護服、N95口罩和護目鏡連日“折磨”下,他們的臉上還產生了嚴重的過敏反應。巴格達實施宵禁后,專家組出行也遇到難題。專家組領隊陶中權說,在核酸檢測實驗室最后質檢測試工作階段,專家組成員早上8點出發,等到下午出測試結果,但因返程車輛受阻無法順利返回駐地。全身防護,再加上不能進食喝水,三位90后專家就這么堅持了近9個小時。
3月16日,在伊拉克巴格達,中國醫療專家展示口罩使用方法。新華社發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阿拉伯語系老師艾河旭此行主要負責為中國醫療專家們提供翻譯、聯絡等工作。他說:“在巴格達,不管我們走到哪里,總會有人主動要求和我們合影,從他們的笑容里能感受到這是對我們最真摯的歡迎。”
3月16日,在伊拉克巴格達,中國醫療專家展示科學的洗手方法。新華社發
新冠病毒康復中心主任穆薩卜對中國專家組說:“感謝你們不辭辛勞千里來此,是人道主義精神讓你我相遇,中華民族是最美好的民族,來日我們再共聚一堂。”
上一篇:中國分享抗疫經驗 推動國際合作
下一篇: 廣東多措并舉 支持企業復工復產